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江苏“晒”黑臭水体整治成绩单 年度进度97.9%

江苏关注长三角2019-12-21 阅读:5704

 2019年是江苏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的收官之年。近日,记者从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截至目前,列入年度整治计划的148个黑臭水体中,已有89个完成整治任务,其余水体正在整治,总体整治进度达97.9%。从2020年开始,江苏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苏中苏北地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尽快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江苏在重点整治国家规定的设区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至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并将基本完成整治时限提前至2019年底,比国家规定的完成时限提前一年。据统计,自2016年起,全省排查发现设区市和太湖流域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共458个,其中设区市413个、太湖地区县级城市45个,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治理310个,完成率达67.7%。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告诉记者,江苏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注重系统科学、标本兼治、全面统筹、长制久清和品质提升。在省级层面,江苏出台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各地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技术路线,编制完成整治方案,明确整治行动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和特点,编制“一河一策”,经专家评审后实施。

整治黑臭水体是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水环境改善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为此,江苏在黑臭水体排查和治理效果评判过程中,不仅实施水质监测,还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只有两项指标都达到要求,才能算消除黑臭。对于满意度低于60%的水体,必须重新纳入整治。同时,要求各地要定期向社会公开黑臭水体治理实施计划、治理进展和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在治理方案编制过程中,及时征求群众意见,尽可能满足群众合理诉求;实施过程加强组织管理,减少扰民。

陈浩东坦言,因地势平坦,大部分河道以硬质驳岸为主,江苏城市河道生态净化能力较差;加上部分岸上官网铺设工作尚未完全到位,在控制污染物入河方面还需要下大功夫。为推进巩固和提升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江苏正组织开展已完成整治水体的“回头看”,不定期开展水体水质抽检,指导各地进一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好河长制,特别是基层河长的作用,强化日常巡查与管理,对工业污水超标排入、侵占蓝线建设或垦种、抛撒垃圾等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此外,江苏正加快推进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突出抓好排水管网普查,查明管网错接混接等问题,按计划逐片修复改造,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强化工业企业和小散乱排水户污水排放管理,做到治管并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