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近年来,我市通过完善机制、精准服务、教育引导等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肥生活得更美好。
我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万余人。市委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有效整合民族工作力量,努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印发《合肥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9条举措》,开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服务热线,健全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依托社区、社工、社团“三社联动”机制,探索形成“五色花”“民族团结580”工作模式、“144”民族工作法,不断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市委统战部每年联合宣传、教育等部门制定《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施方案》,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助农产品展销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扩大民族特色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充分发挥“合肥市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等平台作用,不断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覆盖面,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进公园、进广场、进交通站点。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00余处嵌入式宣传阵地。
市委统战部还与安徽大学、合肥大学分别签署了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协议,旨在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问题的研究,为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坚持把学校教育作为主阵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校园思政课教育相结合,运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等形式,举办全市中学生、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