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呼唤担当。3月3日上午9时许,来自医疗、教育、文旅、农业、社会服务等领域的10位南京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满怀履职热情启程赴京,参加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这10位代表准备了40余件议案建议,涵盖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其中,有加快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的议案,有推动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有推进紧急状态立法的设想,也有推进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的思考。
大会前,代表们采取组团视察、专题调研、个别走访等形式,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等基层一线,与群众座谈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力求将基层心声带到北京。
文博行业的持续“出圈”给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带来更多思考。去年,她提出“将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列入儿童友好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建议。据宋燕介绍,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指导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展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建设标准制定工作。同时,国家儿童友好试点城市也正在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博物馆建设。今年,宋燕重点关注博物馆的高质量发展以及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完善建议,从去年6月开始,她就与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历时3个月对高校里的博物馆进行整体性调研,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运营现状、面临的困难、对未来的思考和规划。“通过调研,我和同事们发现南京的高校博物馆无论是藏品质量、学术研究还是馆舍环境都具备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她期望通过加大高校博物馆开放力度,更好地赋能城市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高级家政服务员高华瑞,建议推动家政与社区养老融合,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她利用担任行业技能比赛评委的机会,先后赴西宁、合肥、徐州等地调研,不断调整、修改自己的建议文本。高华瑞表示:“之所以要这样广泛调研,就是想多听听大家的想法,真正把咱行业的心声带到北京去。”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去年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有关部门认真办理此建议,去年11月,国家7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30年全国结果互通共享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很骄傲,我们心脏手术中的‘搭桥’和人大代表的‘连心桥’融合到了一起。”张俊杰说。今年,他转向关注中小学校的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希望国家从多个层面推进系统性改良,构建包容、支持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目标。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邢青松近日格外忙碌,一边忙着参加省市人大组织的会前调研,一边忙着电话指导社员投放蟹苗。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他关注的依然是乡村振兴。“去年我提的建议分别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委的认真办理,他们通过文件、短信等不同方式进行了答复。国家有关部委对人大代表的建议能专题答复、落到实处,我感到非常满意。”今年,他准备就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和农村医疗资源配置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我去年提的‘着力破解教育负担过重现象,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议,教育部与多部门会商,给出长达7页纸的回复,答复的每一条,方案清晰,措施具体,数据翔实。同时,教育部基教司还专门打电话给我,与我沟通交流。我对办理情况非常满意。”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正高级物理教师李鸿彬说。作为教育行业代表,他今年仍关注教育改革问题,将结合最近的调研,把南京教育新成就和市民期盼带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