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民生福祉、绿色低碳……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不少关键词合肥人都很熟悉,从中也能看到合肥的探索与实践,看见“合肥努力的样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报告原文: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合肥实践:很多人用“汽”势磅礴,形容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势头。这一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增长81%,出口增长3.3倍,合肥比亚迪晋升千亿企业,尊界“超级工厂”正式落成,入选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今年,合肥将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链条发展,构建“车能路云”“车芯屏智”融合生态,推动尊界“超级工厂”、大众安徽二期、蔚来三工厂达产满产,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55万辆、汽车总产量185万辆以上,全产业链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关键词:科技创新
报告原文: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合肥实践:2024年,合肥聚力抓创新,不断迎来“高光时刻”。科大讯飞等单位牵头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合肥本土企业作为牵头单位获得一等奖“零的突破”。稳态强磁场运行再破世界纪录。“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投入使用,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全国领先。
今年,合肥将系统打造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加快建设百万比特级量子计算研发平台,支持量子科技关键材料设备研发,打造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聚力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关键词:新兴产业
报告原文: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合肥实践:2024年,合肥聚力强产业,融合集群提速提质。新型显示产值增长22%,产业集群综合排名全国首位。集成电路产值增长30%,动态存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光伏和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800亿元,逆变器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商业航天快速发展,汇聚企业超140家。
今年,合肥将持续提升现有三大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能级,力争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跻身新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争创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关键词:改革开放
报告原文:一年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合肥实践:2024年,合肥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科创赋能高质量发展、双元制教育改革被中央改革办推介,率先在全省开展水务一体化改革,“亩均论英雄”工作成为全国典型,出口总额居省会城市第8位,新增境外世界500强设立企业20家、总数超百家……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个个开放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今年,合肥将加快推进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现代化合肥都市圈建设,实施大通道大平台建设行动,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粮食产量
报告原文: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
合肥实践:2024年,合肥农业经济稳中向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粮食产量首超300万吨,“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合肥粮”。此外,合肥新增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量居省会城市第1位,新增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家、总数居全国第2位,水稻良种出口连续6年全国第一。实现百亿农企“零的突破”,新增1个200亿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首超2000亿元。
今年,合肥将紧紧抓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以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种业之都建设行动,加快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大力实施名优农产品“地标品牌”工程,让“饭碗”端得越来越牢。
关键词:生态环境
报告原文: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合肥实践:2024年,合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巢湖全湖水质稳定保持Ⅳ类,蓝藻水华面积十年来最小,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行动优秀案例,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创建零碳产业园区3家,新增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9家,万元GDP能耗水平全国领先……一年来,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今年,合肥将深化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
关键词:民生福祉
报告原文:一年来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合肥实践:新增城镇就业20.9万人,“三公里”就业圈实现乡镇全覆盖,千人口托位数5.2个、提高22%,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2所,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开诊……2024年,合肥践行“民生为大”初心使命,全年民生支出超1200亿元,认真办好就业、医疗、教育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人民福祉可感可及。
今年,合肥将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接续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