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陈新宇是潜山市经开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2023年5月,他来到新疆皮山县担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开启了为期3年的援疆之旅。在这片土地上,他带着安徽的产业经验与援疆热忱,用一个个落地生根的援疆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皖疆协作”写下生动注脚。
8月,骄阳似火,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的万亩棚架下,瓜蒌长势正盛。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整枝、抹杈、引蔓,一片繁忙场景。
皮山县降水量少、风沙多,40余万亩林果业因产业链短、加工薄弱陷入“低价困局”,农户们对产业引领的期盼格外迫切。陈新宇深知,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引进龙头企业发展全链条产业。“瓜蒌是安庆潜山的特色产品,产业经济效益好,我坚信它一定能给皮山带来很大的变化。”陈新宇说。
为了将安徽的瓜蒌产业“移植”到南疆戈壁,陈新宇和同事们主动靠前服务,推进安徽省徽岳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瓜蒌全产业转移项目在皮山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疆徽岳记瓜蒌产业项目是一个全产业链项目,涵盖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近15亿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规划建设瓜蒌种植基地10万亩。2014年11月,项目一期1.3万亩瓜蒌顺利收获。今年再扩种4万亩,累计建成4.7万亩种植基地。项目推进过程中,陈新宇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水、用工等难题,为项目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这边用地紧张,连片的土地资源更是稀缺,我们带企业跑现场看地,多方协调助企业‘拿地’。用水是定时定量,以水定产,哪家企业用水多了会影响下游企业用水。瓜蒌滴灌不容忽视,每次企业联系我时,我都尽量协调解决,不耽误种植。”陈新宇说。
项目落地投产,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村民们也学会了瓜蒌种植、加工等技术。在家门口就业的如则卖卖提是新疆徽岳记的员工,去年10月进入徽岳记,半年时间已晋升为副主管,每个月工资4000多元。
瓜蒌种植是设施农业,用工量大,预计三期项目可实现不低于9000人的长期稳定就业,同时带动配套上下游企业不低于3000人就业。三期全部达产后,可年产瓜蒌籽2万吨、瓜蒌皮2万吨、瓜蒌鲜根10万吨、瓜蒌酒1.5万吨,年总产值不低于20亿元。
在推动产业落地的同时,陈新宇始终关注皮山的长远发展。他牵头落实教育援疆项目:49名教育部援疆教师、42名中组部援疆教师顺利轮换,皮山县中职与安徽高职院校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稳步推进,安庆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实习支教大学生从100人扩至200人,青少年研学人数突破1000人。他还推动5所农村学校提升硬件、扩大食堂,改善教学生活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如今,皮山县的瓜蒌棚架绵延数万亩,炒货厂、中药饮片厂机器轰鸣,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2025年7月,徽岳记项目作为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调研点,向全国展示了“皖疆协作”的产业成果。
陈新宇说:“援疆不是简单‘输血’,而是要种下能结果的‘种子’。”
如今,皮山县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皖疆情谊也在共同发展中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