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位于嘉兴国家高新区的浙江云恒绿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60条光伏焊带涂锡产线开足马力运转。
“我们在传统拉丝、涂锡、退火工艺基础上,创新引入铜铝复合结构技术,既保留了铜材料的优良导电性,又借助铝材料的轻量化给产品减重,给组件降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顾翔拿着一卷刚下线的焊带介绍,今年上半年,云恒绿能的光伏焊带材料成本降低30%以上。
云恒绿能成立于2023年6月,专注于锡合金、多元合金焊带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研发、生产及销售。这家创新型企业今年6月又上新了多元新型材料项目,总投资10亿元。
眼下,该重大项目正以大干快上的冲锋姿态加速推进。
落户两年再上10亿新项目
预计9月中开工
“每天只要一有空,就来这里转转。”新项目选址于兴新路与强盛路的交叉口,顾翔指着眼前的空地,“还不开工,都有点着急了。”
顾翔打开了与办事员的聊天记录。
“昨天进行了权籍调查,周边企业都要盖章的,流程多,时间上就慢了。”
“今天办理土地证。”
“过几天再办规划许可证,就可以去审图啦!”
……
项目开工前要走的流程很多,原本打算8月底就开工建设,如今预计在9月中全面启动。
“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啦。”顾翔坦言,由于光伏企业资金回款慢,企业把率先到账的款项先用于土地款的付款,原定于8月23日付款,结果提前了5天完成。
在顾翔的办公室里,一块白色的写字板上清楚写着项目建设的重要节点。“按照实际进展,每天梳理,打有准备的仗。”对于项目发展,顾翔充满信心,他打开了设计图册,项目的规划清楚地呈现在眼前。
平面图上,展示着项目一期将建设的新型材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一号厂房为焊带制造车间,约5000平方米;左上角是研发中心,聚焦新型锡合金焊料、新型复合边框等前沿领域开展研发工作,致力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右侧则是锡制品生产车间。
为什么选择在嘉兴国家高新区再上新项目?顾翔给出了答案:主要是看中了这里“光伏+新材料”产业集群的深厚积淀,其光伏焊带、焊锡条等产品可无缝对接本地光伏组件企业需求。新的厂区到其中一家下游企业只有500米距离,技术交流、产品运输都很便捷。
签约落地只是起点,如何让项目“快开工”?嘉兴国家高新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给了企业精准支持。云恒绿能作为该区首个获得“新秀贷”的企业,今年拿到了2000万元的贷款。“企业要发展,研发投入不可少,今年投入了12条生产线,光机器设备就花了500万元。”顾翔说,这笔资金让企业财务状况得到极大好转。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实现10%的增长,预计全年产值超5亿元。
光伏领域11个项目
列入省重大项目库
今年1至7月
已完成投资19.53亿元
眼下,光伏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新三样”代表,嘉兴围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及配套辅料生产,加速构建设计、研发、制造、运维等融合发展的优质产业链,打造智能光伏千亿级产业集群。
嘉兴光伏产业链从电池片到组件均有涉及,产业链完整度达到95%,龙头带动强。隆基绿能嘉兴基地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座“灯塔工厂”。2024年嘉兴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066.7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总产值约45%;今年1月至6月,全市实现产值556.4亿元,同比增长1.1%。
正如顾翔所言,企业上新项目,靠的是产业链各节点上的“组团打拼”。云恒绿能加工生产锡丝、锡条等焊料,除了提供给嘉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秀洲区企业外,还运往上海、江苏、安徽等长三角企业。
今年6月11日,在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上,看到客户展出的产品使用的是云恒绿能的焊带,顾翔难掩激动心情。该展品是正面纯黑的新型满屏组件,通过精准叠焊取消片间距、正面隐藏汇流条,将电池片最大化铺满组件,很是炫酷。“这块时尚的组件,所用的焊带产品是我们企业生产的,很自豪。”顾翔说。
产业生态沃土孕育企业“深耕效应”。这背后是嘉兴坚持招大引强,围绕建设嘉兴智能光伏总部集聚区,聚力强链补链,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我市编制了智能光伏产业链招商地图,按照《嘉兴市打造全球性光伏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3—2025年)》,紧盯链主型企业和关键组件企业布局,招引世界级光伏领军企业及其重大项目落地。
一处处工地机械轰鸣,一个个项目满负荷推进,一条条生产线快速运转……今年,嘉兴聚焦智能光伏重点项目用地、立项、规划等关键环节,主动前置服务窗口,精准指导深化前期工作,最大力度提高审批效率、最大限度压减审批时间。今年我市光伏领域11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库,2025年计划总投资22.6亿元,1月至7月已完成投资19.53亿元。
“到2030年,我市智能光伏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打造一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规模保持全省第一。”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