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三尺讲台刻星辰

杭州关注长三角2025-09-10 来源:杭州日报阅读:165486

春华秋实,桃李沁香。9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莘莘学子踏入校园,迎接新学期的开始。

当秋风掠过窗棂,晨光照亮讲堂,我们又一次与这群人生旅途的领路人相逢——在我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上,获得2025年度全国及省、市荣誉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站到聚光灯下接受表彰,回顾教学生涯的高光时刻,也将他们朝夕陪伴学子成长成才的经历款款道来。

今天,鲜花与掌声,向他们涌来,荣誉如车辙,映照初心使命,而他们,已在雕琢灵魂的道路上走了好远好远……


燃情岁月

做教育路上的守望者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3年前,杭州学军中学教师方润根怀揣着对教书育人的一腔热爱,赶赴四川甘孜州支教,将杭式美好教育的种子,播撒在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

在方润根等支教老师的回忆中,“‘每天早6点半巡查早读,晚11点等待学生就寝后才休息’的支教日常,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闪耀着杭州精神的璀璨光芒。”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编写校本作业,创建劳动基地,组织科普活动,为孩子铺就了一条条改变命运的成长路。

初心不改的守望,还发生在杭州西部的偏远乡村。25年前,苏丽霞来到兰江畔的建德市麻车小学,开始了一年又一年大山下的坚守。这些年,她用超3000次家访的暖心陪伴,见证了乡村孩子从放牛娃到年级榜首的蜕变。“教育让爱长出‘翅膀’,”她说,“我披星戴月将根系深深扎入乡村,心早已全然交给了这里的孩子,我就是他们的‘苏妈妈’。”


星月兼程

做成才路上的追光者

二十七载教学生涯,将教师杨鸿飞从青涩新手磨成了职教“老兵”。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她认识到一个道理:职业教育不是“备选之路”,而是培育“时代工匠”的沃土。她将职教教师比喻为追光者,感到教育工作者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光荣使命同在——“无论是杭州的数智化转型,还是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更多‘懂技术、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我们正站在培育工匠的最前沿。”

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荣誉,归属于每一位星月兼程的赶路人。浙大城市学院教师李冬冬,就是教育园地中的“新丁”。回顾来路,她将自己30多年的纪录片创作经验,转化为3年润物无声的启发滋养,带领学生策划创作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陆游的乡村世界》和《宋画里的生活》,扎根杭州历史名城的文化沃土,用镜头描绘时代画卷,点燃了学生们心中求真的火种,也为她奋斗的日日夜夜,留下了最动人的印记。


薪火永传

做时代路上的破浪者

向下扎根教育公平,向上托举百花齐放。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实践者,用青春与汗水呵护成长的幼苗,浇灌出千万种可能。

萧山中学老教学楼的墙壁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可宝贵的天真”。“这里的天真指的并非幼稚懵懂,而是弥足珍贵的赤子之心、纯粹的热爱、独特的个性与不灭的理想。”萧中教师方飞燕说,这是萧中教师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生动诠释和“为谁培养人”问题的世代接力。“学校创建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8年春,立校的初衷,便是‘为中华崛起而卓育英才’。”

现在,方飞燕们站上三尺讲台细心耕耘,从立足县域服务地方,到迈向国际舞台全面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理科尖子”与“文艺之星”、“竞赛高手”与“社团达人”同台竞技,持续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接班人,也将“让花成为花,树成为树”的教育真谛带入了千家万户。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哲学观自远古走来,也在当下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天长小学是杭州最早的公办学校之一,秉持教育家精神走过硕果累累的九十余载春秋。面向飞速变革发展的时代浪潮,优秀教师代表楼朝辉说:“教师不仅应是学生人生的榜样,还应该成为学生成长中遮风挡雨的‘亲密伙伴’。”

他表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需要向AI赋能下的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融合转变,这也意味着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将不再遥远,“而这对加快促进教育公平很有帮助,也是天长教师今后的努力方向。”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献上祝福,对全体教育工作者道一声:“您辛苦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