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去“闯”,南京用“政策+服务”双重保障来托举。4月1日,记者从南京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围绕优化“政策+服务”,我市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广交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进博会南京交易团订单达10亿美元,民企进出口增长8.8%;支持LG麦格纳等3个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外资项目清单;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长30.7%,总量稳居全省首位;落地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和出入境特殊物品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进口时长压缩50%以上;“服开”104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超90%……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超勇发布的一份“成绩单”,生动展现了南京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这也是南京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
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还需要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王超勇介绍,下一步,将着力破解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体系服务。
在优化贸易环境方面,我市制定出台市级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计划,对参加境外重点展会的参展企业给予展位费最高不超过70%的补贴,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参加高能级展会。推进跨电品牌化发展,对省级及以上跨电品牌企业给予不高于20万元的资金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对投保企业分别给予传统货物贸易、跨境电商贸易和服务贸易不高于30%、80%和80%的保费扶持。为优质贸易企业办理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实现外汇结算“秒申请、分钟办”。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的根本所在。我市将打响“选择南京”海外招商品牌,做好重大活动招商、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深耕重点国别招商。加快制定出台市级稳外资若干政策清单,“一对一”辅导13家省级和35家市级外资研发中心、15家研发中心培育库企业,促进快享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和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健全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重点服务长安马自达新能源、日立新能源等53个部、省、市重大外资项目,加大要素支撑、政策支持、运行监测,推动早到资、早开工、早投产。
就在前几天,市商务局联合市数据局、金陵海关在全省率先上线“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海关前置审批时间缩短至1—2个工作日以内,大大提升企业办事效率。王超勇介绍,我市还将构建增值服务矩阵,提供前期投资咨询、高效快捷报批等专业化服务。开展跨境产业链合作,支持我市智能电网、软件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加快全球化布局。
我市还将用好“自贸+服开”叠加优势,进一步优化制度及口岸环境,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王超勇说,将探索在电信、医疗、教育领域对外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新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探索建立电池数字护照体系;深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积极参与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完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监管通关流程,落实“7×24”小时预约通关。同时还将加快发展“中欧班列+”业务,推进“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冷链”等特色班列开行。